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导航>网上展览

【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 “歌管悠扬,‘粽’情起舞—端午节主题舞蹈..

2025-05-31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追求,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端午节,这一历经千年传承的传统节日,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端午节起源于古老的祭祀仪式,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习俗中,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或庄重肃穆,用于祭祀,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求;或热烈奔放,在节庆活动中展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祝福。气势磅礴的龙舞、神秘庄重的傩舞、诙谐有趣的高跷……每一种舞蹈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意义,展现出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
       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民族未来的担当。当艾草的清香漫过岁月的门扉,龙舟的鼓点叩响时光的节拍,端午节这个镌刻着民族记忆的节日,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密码诉说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在这诗意盎然的季节,“歌管悠扬,‘粽’情起舞—端午节主题舞蹈展”将带您一同沉浸在这场文化盛宴中,共同领略那份源自远古的情怀,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more+

【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 “‘粽’享端午——端午节餐桌上的吉祥菜”..

2025-05-30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承载着2500余年的文化积淀,是我国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项目。

       每逢端午,全国各地都以不同形式庆祝这一盛大节日,既有龙舟竞渡、挂艾草、佩香囊等传统习俗,也有各具特色的节令美食。当我们围坐在餐桌前,品尝着这些端午吉祥菜时,不仅是在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而且是在传承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一口食物,都带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将我们与过去紧密相连,让我们在现代高节奏的生活中,依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与力量。本展览为大家呈现了端午节餐桌上流传的各地具有吉祥寓意的特色美食,展现了不同地域在饮食习俗上的独特风格和创新做法。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节日里,让我们一同走进端午节的美食世界,体会地域风情与文化内涵的交融,“粽”享端午的独特韵味。

more+

【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 “共筑精神长城——国家文化安全知识普及展..

2025-05-11

文化安全是指一国文化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它关乎国家稳固、民族团结、精神传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推动全社会团结一致,形成共同的价值体系和整体目标,有助于在高速变革的时代中保持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而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内容,是社会制度、国家政权得以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基础。维护文化安全是一项关系全局、利在长远的战略工程。只有文化安全,才能为我们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护航。
       “共筑精神长城——国家文化安全知识普及展”,从国家文化安全的概念、内容、法治保障,以及公民与组织的国家文化安全义务等几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有关国家文化安全的知识,旨在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氛围,共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精神长城。

more+

【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 “青春之我 青春之国——大国重器背后的青..

2025-05-04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系列奖项之一,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青年集体的最高荣誉。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我国科技创新屡屡实现新的突破,一个个闪烁着中国智慧、凝聚着中国力量的大国重器惊艳亮相:“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在这些国之重器背后,处处活跃着敢闯敢干的青春身影。“青春之我 青春之国——大国重器背后的青年力量”展将带您走近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青年科技人才群体,聆听他们的青春故事,感受大国重器背后敢拼敢赢的青年力量。

more+

【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 “热舞欢歌——劳动题材舞蹈主题展”AI智..

2025-05-02

自古以来,舞蹈与劳动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歌舞是人们劳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劳动过程中,为了缓解疲劳、提高效率或是庆祝收获,通过模仿劳动动作,人们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舞蹈。这些由劳动衍生的舞蹈,不仅记录了人类的劳动场景,而且表达了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丰富多彩的劳动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随着时代的演进,一些传统劳动舞蹈在现代社会可能已不再常见,但它们的价值并未因此减少。相反,通过传承与演绎,这些传统舞蹈得以传承并焕发新的生命力,使得更多人能够理解和尊重劳动的意义。正值劳动节,我们特别策划了“热舞欢歌——劳动题材舞蹈主题展”,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富有深意的舞蹈,感受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重新思考劳动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more+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东丽区图书馆4.23系列活动之“知产护航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东丽区图书馆4.23..

2025-04-2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做出实施知识产权强国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保障。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重要指示精神,有效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科教宣传阵地作用,全国部分副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联合开展2025年知识产权科普宣传展览。
       本次展览旨在全方位展示知识产权的丰富内涵与重要价值。通过系统理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详细解读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精选推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让更多读者走近知识产权、了解知识产权,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旨在让更多优质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资源和特色公共信息服务走进大众视野,推动知识产权信息在全社会的传播和利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更好地助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more+

【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 “甘将热血沃中华——革命英烈手迹特展”A..

2025-04-05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革命英烈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远的精神丰碑。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牺牲和奉献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不朽功勋应当被世代铭记,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应当永志不忘。他们的崇高精神照亮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逐梦前行的奋进道路。
       山河已无恙,英名永流传。烽烟虽已消散,但记忆不会暗淡,无论何时何地,革命英烈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值此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选取了革命英烈的手迹作为怀念的媒介,准备了这场“甘将热血沃中华 —革命英烈手迹特展”,让我们通过这些信札、日记和遗书来致敬英雄、学习英雄,铭记烈士的功绩,缅怀烈士的英名,传承烈士的精神。

more+

【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 “人间四月芳菲始——文学作品中的清明节”..

2025-04-04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等。清明既是时序轮转中的重要节气,也是承载着厚重情思的传统节日。草木萌动,万物洁净,清明仿若一场盛大的邀约,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纷纷挥毫泼墨。
       在诗词的平仄间,在文字的描摹里,清明节被赋予了丰饶的文化意蕴与深沉的情感张力,成了追忆往昔、遥寄情思的精神纽带,其间既有春日踏青的逸兴遄飞,也不乏祭祀追思的肃穆凝重。从古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到当代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无数文人墨客用他们的文字描绘了一个个动人的清明节场景,这些文字不仅镌刻着历史的记忆,而且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共鸣。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本展览,透过文学作品的独特视角,探索这一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厚文化与情感纽带。

more+

【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 “ ‘她’力量——女革命家英雄事迹展”A..

2025-03-08

日出,作为自然界最壮丽的景象之一,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的常客。它不仅代表着一日之始,而且象征着生机和希望。无数诗人通过他们的作品,捕捉并传达了日出刹那间的美丽与深远的意境。在诗句中,日出的景象既有直接的描写,也有隐含的寓意,每一句都充满了诗人对于日出的深情热爱和细腻观察。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特别策划了“遇见晨曦——那些藏在唐宋诗词中的日出”展览,向大家介绍唐宋诗词中的日出之景。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颂。其中,不乏描写日出景象的佳作。它是天空的美景,更是心灵深处的情感投射和精神象征。通过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诗人笔下的日出,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对于希望、新生和理想的共同追求。这些诗句如日出一般,历经时间的洗礼,依旧照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more+

【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 “读雷锋故事 学雷锋精神——雷锋年谱暨雷..

2025-03-05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全国和地方报刊发表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热潮,雷锋这个名字正式成为一个精神符号,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从此,3月5日这一天被确立为“学雷锋纪念日”。60余年来,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传承不息,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
       关于雷锋故事的持续宣传报道,是雷锋精神得以持续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版界作为重要的宣传窗口,在雷锋形象树立、雷锋精神传承与弘扬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历经 60余年传承,雷锋题材成为最富有生命力的出版题材之一,雷锋主题图书成为广大读者砥砺品行的重要读物。
       值此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准备了这样一场“读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雷锋年谱暨雷锋主题图书推荐展”,让我们透过这些书籍追寻雷锋的足迹,将雷锋精神世世代代弘扬下去。

more+

首页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 25 页  跳转到 确定  共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