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导航>网上展览

《莫道桑榆晚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二十四节气老年人养生健身展》

2022-10-14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每段隔半个月。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夏秋冬,四时交替;花谢花开,人事变化。自然界的生灵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气候变化的影响,人也不例外。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与四季轮回相应的二十四节气与保健养生关系密切。传统养生学的要点在于顺应自然。这种顺应指的是顺从四季冷暖变化,顺从二十四节气的气象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的人们似乎不再依自然变换行事,甚至逐渐忽视了节气变化对身体的影响。事实上,如果我们多关注一下节气的变化,跟随其变化调整我们的活动和饮食,很多疾病或身体的不舒服都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老年人在日常保养上更需要对节气变化保持敏感。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本展览。下面就请随着我们的展览,来了解一下老年人应该如何针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养生与健身活动吧。

more+

《同心筑梦新时代

《同心筑梦新时代 昂首奋进新征程——党的十九大以来 五年..

2022-10-10

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五年艰辛努力,五年砥砺奋进。这期间,我国有一系列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一项项重大工程惊艳世界,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折射出创新发展的磅礴伟力……值此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同心筑梦新时代 昂首奋进新征程——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成就展”,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新时代历史性成就的十三个方面出发,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近五年党和国家在党的建设、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建设、外交事业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带领大家清楚地感受五年来我们的国家、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并从中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more+

《中国有梦

《中国有梦 腾飞千载——“中国梦”优秀文艺作品推荐展》

2022-10-07

文艺作为时代前进的号角和民族精神的火炬,要增强使命、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促进中国发展。“五个一工程”奖的建立,对于发挥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才华、不断产生优秀作品,起到了巨大激励作用。繁荣兴旺的文艺创作,层出不穷的精品佳作,极大丰富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以创新性的科普表达,记录了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落月等历史时刻;话剧《平凡的世界》在小说精神的基础上,做出了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思考;一曲《我们都是追梦人》唱响了新时代青年为梦想奋斗的决心……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的文艺工作者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到来,我们特别策划了本场展览,为大家推荐那些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文艺精品,丰富广大读者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more+

《乐声动天下

《乐声动天下 丝竹有知音——音乐艺术普及展》

2022-10-05

《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是一种通过组织音符构成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立即进入音乐的世界。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的基本特征之一。构成音乐的声音,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律的和谐的音乐,包括旋律、节奏、调式、和声、复调、曲式等要素,总称为音乐语言。音乐是听觉艺术,只能用声音来表现,用听觉来感受。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接受听觉的刺激,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体验到音乐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境,并为之感动。
       值此国际音乐日之际,我们为广大热爱音乐的朋友准备了一场音乐知识展,通过介绍音乐的分类、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乐器的种类和特点等,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并走进音乐、欣赏音乐,由“门外汉”变成“音乐通”。

more+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 筑梦未来——大国重器背后的创新科技展》

2022-1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各个领域铸就国之重器,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值此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策划了“中国制造筑梦未来—大国重器背后的创新科技展”,从“国防与原子能”“航空航天探测”“远洋深海探测”“交通设备与工程”“资源勘探”“医药卫生”“农业与生物工程”“微电子与计算机”“新型材料”九大领域介绍中国重大科技成果,探寻国之重器科技创新背后的中国力量,并倡议大家在国之重器科研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再接再厉、不断拼搏,共同助力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more+

《决胜全面小康,奔向共同富裕——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展

《决胜全面小康,奔向共同富裕——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

2022-10-03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就被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也激励了无数共产党人为之奋斗不止,在实现小康之路上披荆斩棘。
       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付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汗水,摆脱了绝对贫困,走上了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本展览回顾了数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创造辉煌奇迹的历程,共同见证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more+

《影像里的中国——喜迎国庆电影作品展》

《影像里的中国——喜迎国庆电影作品展》

2022-10-01

73年来,一代代电影人以精彩的影像记录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进的脚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几代中国电影人拍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成为亿万中国观众难忘的银幕记忆。本次展览展示的几十部影片基本能够代表不同时期国产影片的主流风貌,它们有的带领观众追寻红色足迹,有的用光影记录时代变迁,有的用镜头向平凡或不平凡的英雄致敬。这些影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也展示了我国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

more+

【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春华秋实数十载

【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春华秋实数十载 矢志不渝献航..

2022-09-22

从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到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从明代人万户飞天的“世界航天第一人”到早期的“曙光号”飞船,中华民族的“飞天之路”跨越千年。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确立,由此铺开了中国进军太空的宏伟蓝图。2021年6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亲切通话时强调:“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历经30年的艰苦攻关,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值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确立30周年之际,我们为大家奉上了这样一场载人航天工程成就与展望展。让我们谨记航天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学习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沿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所走过的每一个足印,一步一步腾飞起来,圆梦太空!

more+

【全国科普日】|《不同,造就不凡——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展》

【全国科普日】|《不同,造就不凡——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展..

2022-09-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当前,全球物种灭绝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本次科普展将在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同时,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实践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帮助大家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为打造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添砖加瓦。

more+

《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世界环境日特展》

《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世界环境日特展》

2022-06-05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more+

首页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 25 页  跳转到 确定  共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