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我国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有,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中“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才逼天气寒彻;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

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冬至的由来与风俗,普及冬至节气知识,加深读者对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在冬至节气到来之际,东丽区图书馆特“书香雅韵”小课堂第二课《品冬望春冬至日.花芽萌生自冬至》科普手工活动于12月17日如期举办。
活动一开始,图书馆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活动内容、注意事项以及冬至的起源与习俗等知识,让大家对冬至有了进一步了解。随后由图书馆雕刻达人向到场家庭详细介绍水仙雕刻相关知识。在场儿童和家长非常感兴趣,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和父母开始进行水仙雕刻。

活动中,每组家庭都凝神静气、全神贯注的对水仙球茎进行净化、开盖、梳隙、剥苞、削叶、刮梗......随着水仙刀的一次次划过,一个个水仙球茎变得精巧细致。
图书馆志愿者们也帮助各组家庭进行水仙雕刻,一步步完成雕刻作品的制作。


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制作,每组家庭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用美丽的雕刻水仙寄情寒冬、许愿新年。
水仙雕刻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新型雕刻艺术有机结合,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向广大读者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在轻松愉快的亲子互动中把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2017-12-18
(信息来源:东丽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