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本馆快讯

全民读书月·读者作品选登(六)

发布时间:2017-12-29

信息来源:东丽区图书馆

编者按:朱启娴老师是东丽区图书馆最活跃的读者,她参加我馆电脑培训班、担当培训班志愿者、在新书快借室大量外借,在报刊阅览室广泛阅读,在电子阅览室积极创作......;我们在电子阅读机推广活动中解答老人热切的提问,在读书征文活动中拜读老人的佳作,在优秀读者表彰会上与老人合影......。看着洋溢在老人脸上的幸福,感受着阅读带给老人的快乐、创作带给老人的激情,体会着老人参加活动的收获,分享着老人获奖的喜悦.....。
老人爱上了图书馆,在年终岁末时给我们写来热情洋溢的文章,叙述图书馆的前世今生,讲述自己与图书馆的故事,描述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感动之余,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同时也鞭策我们加快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推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党的文化惠民政策覆盖到更多群体,让更多人爱上阅读,让更多人爱上图书馆!
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全民阅读普及,为书香社会建设共同努力!

爱上图书馆

我退休后,无论住在什么地方,每天去的最多的地方、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我从心里觉得,那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每天我迈着轻松的步伐,朝着图书馆走去,心里都感到格外愉悦,感觉到它就像黄山上那颗高大挺拔的迎客松一样,伸出长长的臂膀迎接我说:亲爱的读者朋友,欢迎你。
我来到东丽区定居时已进入老年了,泡图书馆的时间就更长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从上到下都是那么和蔼可亲,每天进出馆时,门口的保安人员都是立正,用注目礼迎接、欢送每一位读者。馆长无论是在馆内还是在馆外,碰到你时都是亲切的问候,平和地交谈。里面的工作人员更是都笑脸相迎,笑脸相送,来时一句“您来了!”,走时一句“您慢走!”平凡的就像与家人打招呼一样。都是那么的温馨,像细细的春雨一样悄悄的滋润着我的心田。
图书馆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展现其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窗口,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代表,同时还是人民了解历史文化,接受当代世界风云,启迪人民心智的教育场所。我国于1909年9月9日(清宣统元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批准军机大臣、学部尚书张之洞的奏折,筹建了京师图书馆,他调集了全国许多地方的书作,作为基本馆藏,这就是现在我们的国家图书馆的前身。它的建筑身影现在仍留在北京首都图书馆的正面墙上。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高科技的发展,当今的图书馆已经不只是停留在借阅图书的概念上了,它集阅读、学习、科研、写作、查阅等多功能于一体。它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中心,更是传播、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场所,它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富强和文明。
首先图书馆庞大的藏书就像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它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文社会,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它包含了古今中外人类所有的文化文明。它又像一个巨大的充电器一样,慷慨地向每一个读者倾其所有,把知识就像电流一样充灌到每个读者的心田,激起人们努力读书的强烈愿望及树立永远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书籍可以改变人生,它是人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它是人们的精神食量、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走进东丽图书馆,传统的纸质印刷的书籍、各种期刊、报纸摆满了书架,这些都是免费借阅的。为了将全市的图书流通起来,还新增加了全市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并且还有就像银行外的取款机一样,24小时都可以还书的无人还书机。即使读者因故耽误了还期,也免去了罚款之说,完全人性化了。
随着我国向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人工智能化迈进,这里就像一座高科技殿堂一样。例如不但在一楼大厅、二楼期刊阅览室门口、五楼图书借阅室门口都摆放着大数据云屏数字图书借阅机,客户终端只要用智能手机就可以下载看或者听你所需要的书。而且在电子阅览室里还摆放着近百台计算机供读者上网,这里不但可以看书,还可以随时登录、阅读、下载“东丽文化云”和“国家公共文化网”、“国家数字文化网”、“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网络。在这里面可以查阅到你在本地图书馆暂时借不到的书,这一科技与阅读的结合,使人手一个的智能手机变成了“掌上图书馆”,使人们感到阅读越来越方便了。
图书馆是永久学校,这里还特意为少年读者们安装了一台“VR 教学一体机”,它里面安装了包括建筑、天文、动物等二十多项不同内容的一千八百多种教学模块,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模块立体地全方位地调出他所要了解的事物的视觉图面,可以从任何不同的角度更加细致地观看,体验、认知、了解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比逛博物馆还优越。
图书馆云集着各种大师。除了经常不定期地开办计算机学习班外,还有各种有关写作、诗词、摄影、健康知识等讲座和活动。在计算机学习班里,我在老师们的耐心教授下,我的电脑操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我的业余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习班上,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做笔记跟不上,主讲老师就将她的教案整理,归纳成文后,老师们又加班一篇篇复印出来,最后又装订成册。一本本精致的《电脑基础知识》学习讲义及时免费地发送到大家手里,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图书馆还是一个非常幽静的写作环境,许多老诗词写作者及一些业余写作者都喜欢在这里写作,往电子邮箱里投稿,我到老年后喜爱上写作,在这里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聚精会神地将我的所思所想随心所欲地倾述在键盘上,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每当有想不起来的词、字,工作人员就像活字典一样随时帮我推敲、查找,如遇到计算机上不会或不懂的问题,就更不在话下了,年轻的老师们当即就可以帮我解决了。
每当我写完一篇拙文,他们都精心地帮我修改,经过他们精雕细琢后,立即就变成一篇像行云流水一样的精美的小文。而且他们还不断地鼓励我,激励我,并尽力帮我发表及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在参加有感天津市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征文中,没有想到,我的《全运会寄情》一文竟获得了一等奖,我心里非常激动,它激励着我再接再厉。感谢你们,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荣誉只有我的一半,另一半是属于你们的。每当看到我的小文发表,印在纸上,我的心充满了幸福感。使我的夕阳生活更加火红,而且那光辉耀眼的红霞就像我的梦想一般在向我招手。
我对图书馆越来越心往神怡,只要一踏进图书馆,我立即感到好像又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年轻的学生时代,我就像知识殿堂里的一位朝拜者,在那里流连忘返,吸取着知识的力量。少年读者在这里健康茁壮地成长,中年读者在这里充电、加油,老年读者在这里总结人生的经历,人民在这里孕育着金色的希望,民族在这里构造着伟大的复兴梦想,共和国在这里积蓄着坚不可摧的力量,全球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在这里构建着世界新格局。
图书馆就像一位睿智的大师,他敞开胸怀,展开双臂:到我这里来吧,亲爱的人们,我热烈地欢迎你们!
让我们积极投入到书香东丽,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活动中,全力响应十九大号召,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鼓舞下,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跨进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努力拼搏,奋勇前进!

 

2017-12-29
(信息来源:东丽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