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本馆快讯

杭州图书馆新馆杭州人的大书房

发布时间:2008-10-09

信息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的钱江新城中有一幢宛若“手拉手”的高大玻璃大厦,这就是杭州市民中心。这一建筑物西门的一幢宛如“水立方”的裙楼,就是杭州图书馆新馆所在之处。全玻璃墙的优质采光,三层功能性区域划分,四万多平方米的宽敞空间,呈现了这个全省最大公共图书馆的大气魄。
一个黄金周,让杭州的老百姓见识到杭图新馆的新魅力,也让杭图工作人员见识到杭州老百姓对杭州这一文化新地标的热情。七天,新馆迎来读者18万人,新办借书卡1.3万余张,借还册次8万余册,这个数据和往年的老馆相比,整整高出了十倍。
人气的突飞猛进并不稀奇,因为这座新馆真可说是老馆飞跃般的升级:新馆向读者开放面积是国内第一名;在国内首创研发出市民卡、身份证用户统一管理认证系统;还将成为国内首家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的图书馆。在新馆入口处挂着“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的横幅,这个杭州老百姓的夙愿,在“生活品质之城”的金秋里,梦想成真。
【便利】
市民卡就能当图书证
借书还书自己搞定
62岁的牛立琴老人拿着手中刚挑好的三本书,排进借书人的长队中,却在嘀咕:“新馆按了个机器,说借书还书我们自己就可以完成了,我们老年人不懂这种高科技的玩意,行不行啊?”
等排到她时,老人家却一点也不慌乱了,看了前面几个读者的示范,她从容地把书放到机器前一扫,再刷一下市民卡,按系统提示完成操作,就大功告成了:“真方便,就像用傻瓜机一样,借书还书我自己就能搞定,太简单了!”
图书新馆采用国内领先的信息化系统,在国内首创研发出市民卡、身份证用户统一管理认证系统。杭州籍市民只需将市民卡、第二代身份证到馆激活后,便可成为杭州图书馆的读者证,非杭州户籍的读者也可凭借身份证办理读者证,享受馆内的各项服务。
杭州图书馆馆长储树青说,馆内的图书一次能借阅3本,期限为30天;碟片能借阅两张,期限是5天。馆内的借阅系统采用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技术,无需工作人员的帮忙,读者可以自助完成文献的借还,这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图书馆界都非常罕见,而应用这套系统能借阅的图书达到150万册,与国际领先的西雅图图书馆不相上下。
而借阅书和碟后,也不一定非还到新馆,因为杭图推行了一证通服务,可在杭州地区各公共图书馆(包括杭州图书馆、杭州少儿图书馆、萧山图书馆、余杭图书馆、富阳图书馆、桐庐图书馆、临安图书馆、建德图书馆、淳安图书馆)及分布于杭州各个城区的100多个社区服务点通借通还。如果你嫌路远,不方便赶到新馆借书,也可以在各服务网点办理图书预约服务,杭州图书馆将在48小时内把图书送至预约网点或给予回复。
【乐趣】
发烧友来听音乐
小伢儿来玩玩具
黄金周期间,河北的X先生和几个音乐发烧友组了个旅游团,打着飞的就奔着新馆里的音乐图书馆来。从杭图新馆设备招标阶段,他们就开始关注音乐图书馆了:“公开招标的都是国际最顶尖的HI-FI音响,我们看得都心痒,所以一等它建成,就来过过耳瘾。你们杭州老百姓真是幸福啊!”当按下PLAY键时,这些最挑剔的耳朵哪里还听得见俗世的嘈杂。
位于新馆二楼的音乐图书馆,把品质的情调演绎地婉转动听。沙发面料均是酒红色天鹅绒,座椅则采用紫色天鹅绒,配上白色的桌子和台灯,活脱脱就是时尚杂志里的样板房。投资上千万的HI-FI听音室,让人们在45度旋转玻璃房中,醉于乐中。这个音乐馆,在筹备过程中就组织了一批专业的音乐家和音响发烧友跟着一起建设,据音乐图书馆音响设计师屠胜勇介绍,图书馆的音响设备花费在1000万元左右,这样的高保真音响,连国家图书馆都没有。从典藏的古典音乐,到流行的周杰伦,任何年龄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旋律。若是到兴头想要高歌一曲,还能在专业录音棚里录制属于自己的专辑。
如果说音乐馆是宁静浪漫的,同样是杭图特色的少儿馆就是动感活泼的。少儿图书馆几乎每个省会级城市都有,不稀奇,但0岁孩子也能进的图书馆就在全国恐怕也找不到几家,在新馆孩子们甚至能趴着看书。少儿馆位于新馆一楼色彩斑斓的区域,这上千平方米的大开间就是针对小宝宝们开设的借阅室。因为是孩子们的天地,所以地上都铺设上柔软的地毯、桌椅都被设计成弧形,让调皮的宝宝可以自在地看书不会受到伤害。最有趣的是,这里不仅有各式各样的儿童书让孩子们学习,还有一个大型的玩具房让孩子们尽情发挥创造力,里面的玩具大部分都是国外进口的新品种。孩子玩得欢,爹妈在旁边岂不是挺无聊?别怕,图书馆已经帮读者解答了这个问题。低幼室内专门开辟出一块父母阅览区,家长们可以从成人借阅处取书坐到这里阅读,一边看书一边看孩子,既安全又省心。
【雅致】
既可一个人卧在沙发上看书
又能一群人围炉夜读
家就住在钱江新城的小安穿着溜冰鞋就滑进了图书馆,因为图书馆被设计成大开间,全部联通在一起。让他觉得很透气:“我爸前天和同事来参观过,直夸好。现在我见识到了,这是个让我们年轻人没有压力的图书馆,书很多,但可以看得很自在。”他安静地滑过不同色块的图书区,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修区,一屁股就扎进书从中。
整齐划一的书架,肃穆的装修,站立的选书人,社科馆人文类各立门户……这是大多数图书馆的场景。新馆则完全颠覆图书馆的古板形象。自由开放的空间,但内部装修则走的是居家温馨路线。黄绿相间的书架被设计成高低错落,根据借阅的频率来放置图书,找书都很人性。在这里完全可以找到居家阅读的舒适感。一走近书桌,一台磨砂质地的台灯便通过感应洒出暖暖的光;一张张藤制的、布艺的大沙发,可以卧坐着阅读。今后这里还将成为国内首家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的图书馆,提供最快的无线网络,年轻人带着手提电脑、PDA可以尽情享受便捷的网络服务。今后,新馆还考虑采购一批MP4,读者就可以把MP4放在身上,戴着耳机随意在馆里走动;开出咖啡馆,让读者周身笼罩在咖啡香气中,不舍得离开。杭州图书馆副馆长粟慧说,他们的理念就是希望让公共图书馆和私家书房的“公”与“私”糅合在一起,营造一种亲切的“大书房”的感觉。
普通老百姓看书追求休闲的舒适感,专家学者看书则希望能拥有交流共鸣的舒适感,在这个新馆一样能满足。三楼就是专为研究型读者设置的专题文献区。高达屋顶的“积层书架”,就是引用了欧洲图书馆的厚重风格,读者还可以攀爬上高大的梯子亲身体验一下找书的感觉。寒冷的冬日,在专题区的电子壁炉边“围炉夜读”驱走寒气。实木的书桌则打造出古典气质,被设计成圆环型,有些学者,他们喜欢互相围坐着进行交流,这里就提供沙龙般的氛围。

 

2008-10-09
(信息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