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5月14日讯 小学生志超有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不一般,所藏书籍都是他收废品时收来的,包罗万象。而书被翻得烂熟于心后,会被爸爸卖掉,因为卖废品是家里唯一的生计。只有几本特别喜欢的,被志超压在自己枕边。
志超是博山秋谷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几年前从沂水转学来到博山。和爸爸在城区偏僻处租住了一间平房,一个月60元的房租对他们而言,是笔不小的开支。“妈妈在我三岁那年就去世了,家里也没有照片,我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志超和爸爸相依为命,一到周末,在博山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爷俩的身影。
志超数学特比好,因为他是家里的会计兼出纳。但凡买卖废品,爸爸总会以他算的数字为准。而平日上课时,爸爸会用手机上的计算器计算。在志超家租住的两间平房里,记者进到了家里仅有的“电器”,一部价值两百多的二手手机和一辆不到四百元的二手电动三轮摩托。志超爸爸说:“买电动三轮摩托的钱攒了四年才攒够的。”班主任老师对志超家里情况很了解:“没有电话,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家长联系起来不方便,而同行竞争又需要有电话才好揽活,志超爸爸才花两百多买了部二手手机。”
由于爸爸眼部有残疾,卖废品的生计刚刚够维持两人的基本生活。本来与记者谈话时自信开朗的志超,在说到爸爸身体情况时红了眼眶:“爸爸气管也不好,只要能忍他就不去花钱买药。我最担心的就是他的身体。”孩子内心的恐惧,让人心生不忍,作为自己唯一的亲人,志超怕自己会孤单一个人。学校一个月的伙食费是105元,尽管自己吃饭总是能省则省,但爸爸总是按时把钱给志超。“爸爸做饭特别好吃,最拿手的是炒土豆丝。”在志超家的厨房,所谓厨房就是院落靠墙的一个土灶台旁,志超笑着夸赞爸爸的手艺,而做菜好吃的手艺仅仅是在菜里加点盐,快见底的油瓶子爸爸在做饭时,总是象征性地滴两滴。
“我想当飞行员,能像鸟儿一样享受自由。”谈话间,志超对自己的未来很憧憬,仿佛已能看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在蓝天翱翔。虽然才上小学,但孩子的语言功底,出乎记者意料之外,志超说,自己的图书馆,最多的就是作文书和故事书。
临走前,在志超家不大的院落里,记者在一棵繁盛的石榴树下,为志超和爸爸拍了一张“全家福”。
2011-05-15
(信息来源:鲁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