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本馆快讯

翟老汉家的“民间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1-05-23

信息来源:中国吉林网

 

这几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300多座由爱心人士自筹资金开办、免费为当地居民提供书籍借阅的图书馆。在乾安县乾安镇王字村就有这样一间“民间图书馆”,它已义务为乡亲们服务了6年。
眼下,虽然是春耕生产的大忙时节,但在王字村,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还是忘不了往图书馆里聚。
深受乡亲们喜爱的这座民间图书馆叫“荧荧书屋”,馆长是一位74岁的农家老汉翟荣才。从小没读过几年书的德翟荣才告诉记者,他想让村里的孩子和父老乡亲多读点书,靠知识致富。
口袋富了不算富,脑袋和口袋一起富了,才是真正的富。“我要办一个书屋,让全村大人孩子多一个丰富知识的地方。”这个执著的信念一直支撑着翟荣才。
为了省钱买书,老人舍不得坐车,每次徒步20几里地往返县城。为了呼吁社会各界为小书屋捐书,老人起早贪黑写了200多封求助信。2005年,经过9年的筹备,在乾安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翟荣才的书屋终于开张了。现在,书屋已有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图书7000多册。自从有了荧荧书屋,村里读书看报的人多了。小村庄的文化气息也浓了,小书屋成了村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进修学校。
只有小学文化的韩建国酷爱文学,是荧荧书屋的常客,书屋的文学作品他几乎全看遍,还萌生创作欲望。几年下来,他写的《爸爸的背影》、《农村小调》等十几篇诗歌,相继在《青年文学报》等报刊上发表。
不过,像其他民间图书馆一样,荧荧书屋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和图书更新问题。翟荣才告诉记者,困难虽然有,但政府的扶持越来越多。前几天,他刚刚参加完县里组织的“图书管理员”培训班,还得到一个好消息――乾安县已向上争取到位图书22万册,今年9月末,就会给他们这些农家书屋进行补充和更新。翟荣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乾安县的每个村屯都建一个民间书屋。
翟荣才还憧憬着:如果有条件的话,他要扩大书屋规模,让乡亲们在这里进行电子阅读。目前,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参与,一种多元共建的新模式,正在吉林黑土地上焕发生机。记者获悉,乾安县164个村有102个已创建民间书屋。今年9月,乾安县就能实现农家书屋的全覆盖。

2011-05-23
(信息来源:中国吉林网)